欢迎访问今年会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快讯链接 >> 信息公开专栏 >> 正文

今年会2020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1日 15:00

2020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20条和省18条工作部署,聚焦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技术研发“三大引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确保“十三五”计划圆满收官,推动学校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明晰目标任务,聚焦推进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建工作

1.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实施“方向引领工程”。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着力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

2.开展新时代思政教育,实施“培根铸魂工程”。推进“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计划、红色基因传承计划、新时代职业人培育计划,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3.反腐倡廉要警钟长鸣。突出正风肃纪的层层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筑牢制度防线,筑牢公开防线,筑牢拒腐防线。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不闯红线、不越底线。

(二)扎实推进“双高项目”建设工作

结合学校专业布局和行业发展形势,对应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工作。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目标,从高水平项目引进、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名师培养、对接产业定位等方面着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建设为提领,带动学校专业建设与改革。

系统做好现代农学院的发展规划设计,对接区域经济产业需求,做好综合保税区及相关企业需求调研,科学设置专业结构内容,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做好专业综合技术技能课程建设。继续建设50门左右涵盖哲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等多领域的案例化职业基础课程,培育学校职业基础课程体系特色。

(三)加强技术研发,扩大校企合作规模

不断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水平。加强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8个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大力推进7家职教集团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召开2020年(第三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联盟年会暨产教协同应用技术研发服务成果发布会,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并进行整体谋划。做好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全方位科研服务体系,鼓励教师承接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

(四)深化人事改革,强化制度落实落地

根据《2019年度吉林省职称评聘改革工作安排部署意见》,全面启动职称评聘改革工作,实施四个自主评聘试点改革。强化管理措施和制度机制建设,优化编制管理,进一步实施绩效分配改革,深化奖惩管理机制,加强各项考核和制度管理工作。

(五)实行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依法治校工作,以《章程》为核心,强化执行力,推进依法治校、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政令畅通,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六)加强文化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全面系统地规划文化校园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学校VI视觉系统的同时,要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象建设,探索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突出有今年会符号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建立特色文化区域空间,突出职业素养文化属性。

(七)发挥资源优势,提升社会培训能力

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培训资源,建设培训资源库,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紧缺人才教育培训高地。构建社区教育“研究、服务、共享”机制,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典范。多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依托现代农学院通过“移动教室”“大篷车”“小马扎”等方式,把培训送到田间和农民家门口。发挥资源优势,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与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合作交流,为阿勒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支持。2020年,计划培养适应学历教育和培训任务“双岗”需要的教师110名,计划申报国家级重点培训项目不少于6个,开展补贴性培训5000人,其他培训10000人/日。

二、坚持稳中有进,细化落实日常工作

(八)坚持科学划,做好项目推进工作

做好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国家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做好省、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及吉林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和校企双元育人试点,完善“双主体”育人平台。

(九)做好谋篇布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依托1-2个校企合作基础好、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群,联合企业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面向紧密合作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或教学型企业认定工作,全年计划认定50个左右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产教融合型或教学型企业。建设国内同类学校一流的具有示范性的果树、花卉等八大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助力乡村发展战略,推动长春市都市农业圈建设,辐射带动县域涉农专业职教中心教科研的健康发展。

(十)实现全面覆盖,质量监控精准有效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力争实现面向专任教师听课评课覆盖率实现100%全覆盖,两级督导分组开展教学专项检查,做好把脉问诊,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发挥学生信息员作用,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保障教学服务,积极开展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能力。

(十一)引入全新理念,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推进信息中心与其它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工作,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智慧教室建设为重点,推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推进校合作,共同搭建新一代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推进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应用系统基础平台软件建设。做好图书馆空间和资源优化,做好档案馆迁移工作,探索信息化档案馆建设。

(十二)优化综合育人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社团活动实践育人为主线,以工匠进校园活动为载体,构建匠人精神培养体系,助力工匠人才茁壮成长。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素养教育和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组织开展“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营造全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创新完善智能学工系统,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搭建学生大学期间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平台,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引领、事务管理等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

(十三)完善机制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

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外聘专职辅导员与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实行辅导员能上能下及退出考核机制。持续推进“模块式”职业能力培训,选派优秀辅导员参加吉林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大赛,举办辅导员说案例活动,提升辅导员工作理论水平。

(十四)构建全覆盖体系力争竞赛出佳绩

按照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建设覆盖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院级各个层次,涵盖学校全部专业和学生的竞赛体系,通过竞赛引领教学建设与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做好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酒店接待等赛项吉林省选拔赛及后续选手训练、国赛选拔工作,全方位做好各级竞赛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力争在各级竞赛中再创辉煌。开发学生竞赛项目审核系统平台,实现平台审核,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十五)汇聚发展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加强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高端装备制造及技术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撑。完善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形成“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尚。实施人才强校的师资引聘和培育计划,建成一支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保持学校教育人才聚集高地优势。

(十六)做好扩招工作,招生工作稳步推进

主动适应高职扩招新要求,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扩招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建立招生立体工作网络机制,编制2020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全面提高生源质量。完成吉林省艺术类考试校考以及舞蹈、音乐类省统一考试工作,承办吉林省高职高专招生现场咨询会相关工作。

(十七)实施多措并举,就业工作务求实效

千方百计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创新校园招聘工作机制,做好线上线下招聘及远程招聘面试工作,推出“双对接”方法,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延伸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质量和满意度,推进建立全程化、精准化、特色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十八)实施项目引领驱动打造创新创业亮点

“国家级创客空间”进行升级改造,立项20个左右方向明确且具有可持续研究价值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引领项目。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围绕应用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规程开展创造发明。支持教师联合行业企业,依托学校研究所、创客空间和校企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持续推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积极做好学校2020年“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省、国家举办的第六届“大学生互联网暨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

(十九)拓展合作领域服务一带一路发展

积极推进赞比亚分院建设,落实标准输出、招收学生、派出教师、运营管理等系列工作,为驻赞中国企业员工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训,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为非洲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增进中外人文交流,扩大国际交流领域,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探讨赴外留学新项目,拓展留学生学历教育新途径。为师资培训搭建更加广阔平台,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与专业建设能力。

(二十)增强保障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1.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工作落实。贯彻落实省市疾控部门的决策部署,依法依规、有力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线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平稳有序做好错时错峰开学工作以及开学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的有效衔接,把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2.加大督查力度,提高执行力。加强督查督办,优化督办流程,改进督办方式,提升督办工作质量,对学校各项目标任务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协调推进各部门工作按计划有序落实,有效提升执行力和内部治理水平。

3.拓展宣传渠道,增强软实力。发挥校园文化引领和激励作用,整合校园宣传媒介和阵地,提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品牌质量,大力宣传学校发展中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4.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保障力。加强内控建设,严格预算编制和管理,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提高基建项目和修缮工程质量,强化食品安全红线意识,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后勤服务和稳固的后勤保障。

5.强化综合治理,维护校园稳定加强校园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法制安全教育进课堂,严防校园暴力、“校园贷”侵害学生利益和安全。完善学校安全管控防范、善后处置和事故风险化解的机制。




上一条:今年会2019年工作总结 下一条:今年会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关闭

XML 地图